5
2025.9
作者
72
阅读量
残余应力是说即使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,在零件内部为保持平衡而存在的内应力。根据应力性质的不同,残余应力可分为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。
1、残余压应力(-σ)
残余压应力是零件表层材料受到压缩的应力状态,应压力通常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。
2、残余拉应力(+σ)
残余拉应力是零件表层材料受到拉伸的应力状态,通常对零件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。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尺寸稳定、疲劳强度、抗应力腐蚀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,因此在零件的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重点的关注。
1)前角影响
2)刀具磨损状态
1)进给量
2)切削速度
不同加工方法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存在不同的特征性。
1)刀具几何优化
2)刀具材料选择
1)切削用量控制
为了减少应力对零件性能的影响,需要选择适当的切削速度、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大小组合,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,平衡加工效率和应力控制的要求。
2)冷却润滑
采用有效的冷却方式降低加工时的温度,比如高压冷却可有效减小热影响的区域。
1)机床与夹具
2)钻削工艺改进
1)机械强化工艺
2)热处理工艺
去应力退火可有效降低残余应力,对于特殊的零件材料,可采用时效处理。
3)复合工艺
电火花加工、电解加工后进行喷丸处理,对高温合金等材料特别有效。
残余应力是机械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情况,但是可以通过工艺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。通过科学分析残余应力的形成原理,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,可以显著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。